2016年市优:御景山花园(二等奖)

2016年市优:御景山花园(二等奖)

荣获2016年度中山市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御景山花园简介

一、工程概况:

御景山花园位于中山市三乡镇,西临小琅环公园,南面为灌溉渠所环抱。小琅环1号用地面积60782.8㎡,约91.2亩,总建筑面积:39509.09㎡,项目容积率:0.49,主要包含61栋高品质多层住宅和一栋高级会所。

二、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1、绝对高端路线——根据市场特点和优越的用地条件,我们决定走以全独栋住宅的高端路线,为目前短缺高端产品的市场注入新活力,同时以树立房地产精品社区的新标杆为目标。

2、组团级用地规模——最大化利用土地,考虑大尺度的共享绿化空间不符合项目的主旨。

3、低容积率——项目以品质和舒适度为目标,打造低容积的独栋住宅社区,突出社区整体建筑形态的丰富性和识别性。

4、自然浪漫的地中海建筑风格——项目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场地中心丰富的水系景观搭配带有强烈地中海建筑风格的独栋住宅,构成一座绿意盎然的水岸新城,真正使社区能够拥有地中海的闲情生活。

三、规划特色

项目基地地形最大高差约9米,以场地中心偏西处为最高点向场地的四周呈放射状跌落。我们充分考虑了场地的这一特点,分析出场地的优势并加以利用。我们把场地的主入口放在了西边这一个高点上,并且经过会所进入住宅区。这样的好处是让人们能够在入口出的高级会所中感受到小区的尊贵性。进入小区后,由于地形从高到底的特点,能够让人感到豁然开朗,颇有几分别有洞天的感觉。从高处往低处望,能够对住宅区的景观一览无遗。

规划设计中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充分利用,创新的自然村落式布炬,形成3种模式——山景住宅、水景住宅、岛居住宅的规划格局。场地西边以靠近小琅环公园的山景住宅为主;东边是靠近灌溉渠的水景住宅;场地中心是一个人工湖,作为场地中最具价值的地方要尽量多的排布住宅,并且让每一个单元都拥有水景,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岛居住宅。

四、交通组织

    场地西面与城市道路相邻,设人行与车行出口,以一条环线和两条岛居组团路的尽端来解决全部交通,科学合理且最小化道路面积,增加用地的价值。

五、环境景观

本用地拥有山景、水景、田园风光的三大优越条件,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充分利用,创新的自然村落式布局使尽量多的单元拥有水景、山,形成流动交融的景观格局,利用现有的山体和水体作为小区的外围景观带,创造山水之间,山水与组团绿地之间的视觉景观通廊,形成一个绿化生态系统。通过水景的营造则更符合小尺度底层建筑的属性,跨越南北的人工湖和岛,又营造出以清水平台为核心的景观体系。

六、单体建筑设计

    小区根据景观、朝向、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进行布局,顺应地形组织体型,石材、陶瓦、木材等外部装饰材料及泥土色系的颜色,使建筑具有西班牙建筑的神韵,又与三乡镇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在平面的布局中力求功能合理,面积紧凑。

规划结构形式分区有着不同的特点,产品设计中认真考虑了通性的设计原则:

(1)客厅、主卧室同时满足观景的南向采光。

(2)结合地形的入口方向设置车库位置和首层平面。

(3)双首层设计

基本格局首层摆放起居室、会客室、餐厅厨房,二层是卧室系统,地下室摆放多功能用房、娱乐休闲空间。

得益于场地本身的高差加上设计的考虑,大多数独栋住宅都采用了双首层设计,前后院形成一层高差,使地下室也能够跃然平面之上,并且可以从花园直接进入地下室,让地下室成为另一个“首层”,使住宅的庭院更加有空间感,同时极大提升了地下室的通风性和空间利用率,使地下室摆脱以往可有可无、利用率低的缺点,真正达到可使用的舒适化程度。

住宅在造型与布局上结合三乡镇的气候特点,在西班牙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大开窗面积,形成一种典雅的韵律,从而加强装饰效果。通透的阳光和通达的列柱,丰富的虚实对比,柔和的色彩系列,质朴的材料搭配,考究的比例尺度以及细腻的装饰点缀,诸多元素得到完美的结合。

七、建筑节能和科技含量

    1、建筑节能设计

在建筑规划上采用合理的布局,主要的建筑物、主要使用房间均按南北向布局,能够有效避免东西日晒,通风采光良好,从建筑的规划布局实现了有效的节能设计。

2、科技含量

2.1砌体采用200mm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砌筑),建筑整体节能率控制达到50%。

2.2屋面采用35mm后聚苯乙烯砼隔热板的保温措施,屋顶传热系数K≤0.65,热惰性指标D≥2.79,其热工参数满足《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的规定性指标要求。

2.3外窗:

    根据室内采光和通风模拟确定外窗开窗尺寸和开窗位置+,进而根据建筑能耗模拟计算,控制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综合实验楼、教学楼东面和南面。

外窗玻璃传热系数K≤3.5,遮阳系数SC≤0.4,选用中空Low-e玻璃,其他朝向外窗选用单层在线Low-e玻璃。

2.4空调:

空调室外机在建筑立面统一安装,建筑设计时预留安装位置,并采用百叶遮蔽,使得空调室外机与建筑一体化,不影响建筑立面效果的同时避免风雨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八、建筑结构

结构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会所结构采用框架结构,基础均为预制预应力管桩基础,包含地下室均采用梁、板结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建筑;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场地特点为小山丘,在设计初期考虑若推平而建,耗时耗力,故而决定依山而建并设置半地下室,半地下室有1~3面靠山需要做挡土处理,而另一面则为普通路面,在此过程中,考虑山丘对于建筑物的影响,土对于半地下室侧壁、基础的影响以及各栋单体是否能满足通过自身重量来承受土的推力,以防止出现整栋建筑物的推移;并在计算后得出均可满足要求;而在基础方面选用桩基础而非天然基础,桩长约为25米,以强风化岩层为受力层,避免山体滑坡等现象导致建筑倾倒;至于抗浮的问题一般地下室均需要考虑,而由于本工程依山而建,且地下室底板面比室外地面高0.3米,故不存在浮力的问题,可不作考虑

本工程主要技术构造措施:1)充分结合场地,合理选用基础形式;2)在计算结构位移、位移比时,墙肢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目的是避免由于局部振动而影响结构位移比的正确计算。在计算结构受力配筋时,根据结构楼层布置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弹性膜假定;3)复核建筑本身自重是否能承受土的推力;4)合理分析异型柱的受力情况,控制好轴压比,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九、建筑设备

     本工程生活给水低区采用市政直接供水方式,减少设备及管材的投资,节约用水能耗,保证用水的质量,不受二次污染。室内给水管采用PPR管材,室外采用钢塑管,管材卫生安全,经久耐用,每户设置独立水表,能提高人民的节水意识,降低用水能耗,卫生间内采用节能型卫生器具,降低生活用水的能耗;本住宅小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生活废水一同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减少对城市管网的处理负荷。

整个小区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及灭火器系统,满足整个小区的消防要求,并合理的建设设备的初步投资。

住宅 内所有照明灯具、电源、电气附件等均选用高效、节能型,提高照明效率。卫生间内设置总等电位联结系统,防止因水漏电产生的危害。每栋住宅设置了防雷系统,避免在雷暴天气是因雷击而造成人员伤害及家用设备的损坏。

 

 

       设计单位:中山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参加人:黄继宗、杨 静、郑嘉伟、孙长空、陈 济、罗凯泉、曹鸿健、庞 波、汪国煊、刘宇培、苗建勋、周大勇、周锡华